从心流到幸福的四步
为什么有些时刻我们忙得要死却感到空虚,而另一些时刻我们虽然还在做事,但整个人却被一种轻盈和专注包围,甚至感到幸福?
读完《心流》《Deep Work》《Lean Learning》《绿山墙的安妮》,再结合我自己做实验、上舞台、去教别人八段锦的经历,我发现了一个简单但特别有力量的路径:
选择对的事情 → 带着积极心态 → 排除干扰、深度投入 → 进入心流,收获幸福。
1. 选择对的事情:磁滞回线实验的心流时刻
《Lean Learning》告诉我们:别啥都学,找对方向更重要。
我特别有感触。比如前不久我在做“磁滞回线实验”。
一开始,我对电路连线几乎零经验,桌子上一堆乱线,整个人都快懵了。
但我心里想:我不要陷在复杂的理论里,而是要把这个实验做成、做好。所以我就把它看成是一件好玩的事情。
于是我就一遍又一遍地看讲义,甚至试着“进入讲义设计者的脑袋”,去想他是怎么安排这个实验的。虽然内心一直冒出小杂音:“这我没做过,我真的能连出来吗?”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往前。
后来事情就变得神奇了:
- 我沉浸在连线的过程里,专注到连时间感都淡了;
- 遇到问题就跟同样连不好的同学讨论,讨论不出来就去问助教师姐,结果发现她居然也没预习(世界真是个草台班子,我也更放心和师姐讨论了,这样就不会浪费她的时间);
- 最后我不但完成了实验,还帮同学连线、帮别人排windows 软件接口问题。
从“什么都不会”到“别人来问我”,这个转变就是因为我在对的方向上投入了心流。那一刻真的特别开心。
2. 积极的心态:健身气功表演的决定
《绿山墙的安妮》说:“如果你决定要过得愉快,那你就会过得愉快。”
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这句话,是在参加学校健身气功表演的时候。
说实话,作为一个理工男,我的气质和气功表演完全不搭。更别提上台前,我紧张到爆炸。
可就在那一刻,我突然下定决心:我不要因为紧张而毁掉这次表演,我要因为参加而感到开心,所以我就愉快地上了。
结果真的完全不一样:我没有怯场,和伙伴们顺利完成了表演。虽然我动作谈不上优美,但那种“我已经决定要享受”的心态,让整个过程都变得很轻松。
这种感觉让我发现:有时候不是事情变容易了,而是你换了心态。
3. 排除干扰,深度投入:Deep Work 的提醒
《Deep Work》告诉我们,如果你想产出价值,就得给自己整块的时间,减少浮浅干扰。
物理学家理查德·费曼(Richard Feynman)在一次采访中对一种并不是太正统的生产能力策略的解释:
要真正做好物理工作,你需要大块实在的时间……需要很高的专注度……如果你要负责任何行政事务,就不会有这样的时间。因此我还有另外一种对个人的认识:我是不负责任的。我主动逃避责任。我和所有人都说,我什么都不做。如果有人请我到某个许可委员会任职,我会告诉他们:“不行,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。”
这一点和我在实验、表演中的体验完全呼应:
当我不再被“我能不能做好”的担心卡住,不去想其他杂事时,比如实验过程中即使有人在微信上找我,我也没有理会;表演现场虽然热闹,有摆摊的活动在吸引注意力,但我还是把注意力都压在实验连线、舞台动作上,心流自然就发生了。
4. 进入心流,收获幸福:Flow 的意义
《心流》解释了为什么这种状态会让人感到幸福。因为在那一刻,你不是为了奖励而做事,而是因为过程本身就足够美好。
在实验里帮助同学的那一瞬间,在舞台上完成表演的那一瞬间,我体验到的不是外界给的认可,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。这种满足其实正是在高度专注于当前任务下产生的,它能充分隔离相关神经回路,促进髓磷脂鞘的形成,从而构建起积极的神经回路。这样的回路让我在之后的过程中也能继续使用,不再被以往失败表演或尝试带来的负面记忆困住,反而能强化我真正希望发展的神经元群。
与之相对,如果注意力涣散(比如消息提醒不断弹出),这些积极的回路得不到真正的强化,就会会陷入一种不够幸福、难以学好复杂技能的状态。
5. 总结:
四本书,给我拼出了一条简单的路径:
- 选择对的事情(Lean Learning)
- 保持积极心态(绿山墙的安妮)
- 排除干扰、深度投入(Deep Work)
- 进入心流,收获幸福(心流)
而我的真实感受是:很多事情其实你永远准备不够,但敢打没有准备好的仗,带着心态去上,专注在当下,就会创造属于你的心流时刻。
→